您当前的位置 :重庆热线 > 资讯 >  内容正文
投稿

微创颅内植入电极,终止42年的癫痫发作

重庆热线 2023-07-26 17:46:10 来源: 阅读:-

来自安徽的李先生,今年45岁,却已有42年的癫痫发作史。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中间断断续续发作,治疗后病情迟迟不见好转,辗转来到上海德济医院被诊断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3岁首次发作 吃药效果甚微

李先生在3岁那年首次发作,当时高烧,双眼上翻,四肢僵直抖动,持续时间约2分钟。当时医院诊断“热性惊厥”。

3岁那年发作过一次后,逐步开始出现无热发作,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都陆陆续续发作,每次的基本症状相同,左侧肢体僵直发硬,有时候意识清楚有时候没有意识,医生也开了很多相关治疗癫痫的药物,但是效果甚微。

为了控制病情,李先生不断增加药量,多年的服药史,给他身体带来了一些不良反应。此外,频繁肢体僵硬发作引起反复跌伤,尤其是剧烈活动后容易诱发,逐渐的李先生开始惧怕行走,无奈干脆坐上了轮椅。癫痫发作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家人经病友介绍辗转至上海德济医院癫痫中心。

新的治疗方式: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SEEG)

上海德济医院癫痫中心团队给李先生完善一系列细致的检查定位评估,们一致认为小李存在局灶性致痫病灶,并判断病灶位于右侧额叶内侧面,靠近辅助运动区。“常规的头皮脑电图、MRI、PET-CT等无创检查资料无法让我们精准确定致痫病灶范围,且病灶可能与功能区非常靠近。”癫痫外科龚德山主任介绍,为找出癫痫病灶并锁定具体范围,同时判断致痫灶与功能区具体的关系,精准切除致痫灶,以保护正常的大脑组织,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SEEG)。经过数天的连续监测和分析了大量脑电图后,癫痫中心团队终于找到了患者癫痫起源的确切位置和病灶范围,同时证实了此前的判断。

癫痫中心团队为李先生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龚德山主任说:“团队术前运用3D脑模型把要切除的范围和中央区、引流静脉的关系摸清楚,手术切除过程中我们按照3D脑沟回的形态逐个脑回切除,术中不会迷失方向,切除的深度严格遵照仅仅切除灰质,不损伤白质纤维的原则切除。”

经过手术,李先生复查脑电图癫痫样放电消失,术后也并没有出现肢体无力的情况,恢复良好已出院,一年时间过去了,至今无癫痫发作,摆脱了轮椅,回归了社会和家庭。

医生提示

难治性癫痫是指经长期、系统的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即使在血液药物浓度监测正常情况下,也无法控制癫痫发作,又称为耐药性癫痫,这类癫痫患者中有一部分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获益,甚至术后无发作。

目前采用的立体定向脑电(SEEG)技术,可将电极通过立体定向的方式在ROSA机器人的引导下准确地插入目标位置,可以发现头皮脑电图也无法检测到的大脑深部的病灶,提高了准确性,创伤微小,精准定位的同时也可以了解致痫灶与功能区的毗邻关系,避免功能区的损伤。



(正文已结束)

推荐阅读:旗龙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营销服务 - XML地图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TXT
Copyright.2002-2019 重庆热线 版权所有 本网拒绝一切非法行为 欢迎监督举报 如有错误信息 欢迎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