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与精神文明建设,2025年7月2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智慧康养学院"青春筑影·城管有爱"社会实践团来到-璧山区八塘镇智灯村。
图 1为实践团与甘老还有老伴的合影。 张文睿供图
在敢英村肖进书记的帮助下,我们走访了93 岁退伍老兵甘俊文家中, 聆听老人讲述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生死时刻。1946 年参军,1950 年随师长李德生赴朝作战,作为志愿军第 3 兵团第 12 军 35 师战士,甘老摩挲着泛黄的抗美援朝功勋章,用沙哑的嗓音重现了 1952 年上甘岭战役的硝烟:“敌人的炮弹在身边炸开,我的小腿被炸穿,但想到身后就是祖国,爬也要爬回阵地!”甘老掀开裤腿下的伤痕“这不是伤疤,是党和人民给我的勋章。”自1952 年因伤退伍后扎根乡村,担任智灯村书记六年,带领村民修水渠、种果树,将军人的钢铁意志融入基层治理。当实践团想与甘老合照时他身着缀有勋章的军装,想将这一瞬间永恒定格。离开时,甘老郑重的说:“现在轮到你们守护祖国了。”团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 2为杨家发先生家中。 张文睿供图
随即实践团拜访“农家书法屋”,这间由93 岁老党员杨家发先生为建国百年自费改建的书法空间,成为暑期乡村红色教育的热门打卡地。两层楼内布满书法作品,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沧桑巨变”“乡村振兴成就”等板块。
聆听杨先生讲述 “入党初心”:“是党让我们穷过苦过的人过上好日子,我要用书法记下来、传下去。”拥有71年党龄的杨先生自幼六岁起便研习书法,至今已经坚持87年之久,期间从未中断。自杨先生听说实践团要来拜访提前两天就在准备“录取”和“尊师重教”两幅书法作品,走向他的工作室并将写好的作品亲手交给了学生们,勉励学生们一定要勤奋上进,他说:唯有深入学习,方能开启通往未来之路,诸位学子!
(正文已结束)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